我们的故事

日月刷新 奋斗不止

首页 > 加华动态 > 加华研究 > 旅游产业简析:见山不是山,是旅游亦是经济

旅游产业简析:见山不是山,是旅游亦是经济

发布时间:2017-09-29浏览数量:

 

周五了,距离国庆中秋假期还剩1天。

想必很多办公室都空了一半,度假的去度假,旅行的去旅行,回家的已回家。每一次节庆都是对泱泱中华高密度人流迁徙背后中国大交通的深刻考验,而今年,你选择在家宅着吃外卖,还是继续当一个“永远在路上…堵着”的行者?

拥挤的机场、人山人海的景点、高昂的票价、出游的旅行团,这些都是正在发展快车道上的中国旅游业的另一面。

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个行业正在欣欣向荣中随时代而言。就让加华伟业资本带你一起来看看,中国旅游业的这些年。

一、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历程

1978年至1985年间,我国旅游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并逐渐由政治接待型向经济事业型转变。

进入90年代后,国内游和出境游逐渐兴起,旅游以观光游为主,休闲度假游逐步旺盛,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在政策支持和自身发展的双重作用下步入黄金发展期。各项数据增长明显: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比2005年增加了2.65万亿元,旅游总人数从2005年的8.85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39.90亿人次,人均旅游花费从2005年的436元增长到2015年的857元,十年间三项指标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6.10%、16.25%和6.99%。

2016年12月26日,国家旅游局解读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人数预计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

预计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二、中国旅游行业的竞争格局

国内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相比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我国旅游业的竞争大部分来自于国内市场。

由于我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各旅游景区(点)都具有独特性且分布比较分散,各旅游景区(点)占市场份额都比较小。在众多景区中,景区级别越高往往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特别是国家最高级别的5A级景区,在各类景区中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A类景区达到7000多家,其中高星景区1500多家,包含5A级景区总计213 家。从景区类型来看,2015年5A级自然景观类景区数量达104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地区旅游资源丰富,5A景区占比达33.2%,为七大区域之首。

目前,我国沪深两市共有旅游类上市公司30余家,已成为证券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板块。国内上市旅游企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传统资源类旅游公司凭借较高的知名度及较大的游客量,经营情况稳健;酒店类企业业绩暂时承压,并购扩张仍在加速;传统旅行社加速并购、完善产业布局。

三、旅游行业主要子行业经营状况

酒店

酒店行业周期性较强,与经济波动周期基本一致。2005年-2012年,我国酒店行业总营业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3年以后受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收紧了旅游业中的公款消费群的影响,加之与地产开发相配套的星级酒店建设过剩,酒店业整体出现一定的业绩下滑。

旅行社

随着旅行社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实行,国家对旅行社行业的进一步管理和规范及旅行社行业门槛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额差异化特征逐渐显现,旅行社盈利能力逐渐改善。

 

四、我国旅游行业上市公司概览

资源类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国内景区板块2015年实现总体收入124.47亿元,同比增长31.27%。其中,宋城演艺收入最高实现16.95元,同时收入同比增速高达81.21%,实现净利润6.31亿元,位居景区企业榜首。资源类景区云南旅游、张家界、黄山旅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2%、39%、12%,表现抢眼,其余景区较去年有所下滑。

 

酒店类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2015年酒店类上市企业实现总收入272.94亿元,同比减少5.37%;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加26.14%,酒店类企业经营业绩处于暂时性低谷。其中锦江旅游与锦江股份共实现营业收入17.97亿元;华住酒店、首旅酒店人别实现营收57.75、13.33亿元。首旅酒店通过收购如家,酒店数接近3000家,客房数超过35万间;锦江股份截至2015年末拥有酒店数超过4700家,客房数约48.6万间。

 

旅行社类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2015年旅行社类企业实现总收入505、23亿元,同比增长31.74%;净利润33.38亿元,同比降低8.76%。其中,中国国旅借力免税业实现约213亿收入,中青旅借力景区借力做大景区实现收入约106亿元。

 

五、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国内游增速平稳,周边休闲游成主流

在消费结构改变以及近几年私家车迅速增多的背景下,周边休闲游成为了将旅游生活化的重要方式,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同时多元素的体验项目侧面激发了旅游消费需求。
据艾瑞咨询统计,我国每年30多亿人次的旅游者中,2-4日周边短途游的比例占七成以上,一些符合当季、较有节日气氛又适合家庭出游的主题,如乐园、古镇、祈福、温泉等最受周边游市民的青睐。

以2016年十一黄金周为例,周边游市场占比超过70%,同比增长约15%,以周边休闲旅游为主线的消费模式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上一篇]老板,来一份米饭套餐丨中式快餐行业分析 [下一篇]消费服务产业投资:险资的新领地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