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华资本宋向前:消费前景不变 创新是企业底层增长逻辑
发布时间:2022-07-04浏览数量: 人
这一期,我们专访的是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宋向前。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宋向前喜欢用这句话道出生活与消费的关系。作为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宋向前用十几年从业经验,投出的巴比馒头、老乡鸡、今麦郎、东鹏特饮等知名消费品牌,已成为疫情影响下,抚慰人心的浓郁“烟火味”。
面对消费赛道从去年的火爆到如今的平静,宋向前坚定地认为:消费品牌的打造更需要时间沉淀,泡沫破裂只是时间问题。在他看来,消费的潮起潮落不在于一时,而是需要整个环境真正意识到消费的重要性。“消费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01
消费前景不变 追逐人心红利
2021年,消费赛道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但在市场热情退却后,品牌生存却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也让外界对行业整体发展产生质疑。
“去年以来,对消费赛道的高关注度,来源于市场对消费长周期价值的肯定。改革开放40年来,这是消费第一次获得全市场普遍性的关注,这是好事。”但宋向前认为,一个品牌从初创到真正成为百姓生活必需品,要经过3-5个周期,也就是20-30年的时间。所以,这个行业目前还很难轻易打造出规模性、品牌性、民生性的品牌。
对于业内惯用的“新消费”说法,宋向前并不认同,他更习惯将消费行业划分为创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创新消费是基于物流、商业地产等红利进行扩张,而非单纯的新晋崛起的品牌。
与互联网逻辑不同,消费品牌的打造更需要时间沉淀。此次疫情反复也可以看出,去年红极一时的品牌,受消费情景、消费意愿等因素影响,短时间内已被迅速出清。
但泡沫被挤出后,消费行业的前景依然不可忽视。宋向前坦言,对整个行业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社会对经济的预期管理。“经济本质上是一个预期的工作,所以我们认为:人心比黄金重要。”
当下,国家正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以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更加坚强的支撑。
这也为消费品牌降低物流成本、统一规划打下基础,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
02
创新是底层发展逻辑 不可唯“风口论”
“单纯依靠物理门店做大已越来越难,像东鹏特饮、雀巢这样通过交易流通做起来的品牌具有天然优势。这种品牌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履约成本随着技术提升降低,边际效益越来越高。”宋向前表示。
而创新不再是简单的品牌口号,而是覆盖供应链、生产、中台数据等各个环节的必需品。
以东鹏特饮为例,对于快消企业来说,通过互联网连接,把企业用户变成企业的数字化资产,是企业数字化营销的关键。东鹏特饮通过使用二维码技术,为产品赋予一物一码的产品标识,在产品生产、入库、仓储、出库,以及运输过程中通过扫码准确记录商品流转信息,做到精细化管理,并可有效防止窜货乱市现象。截至目前,东鹏饮料累计不重复扫码用户超1.3亿,完成了“互联网+”的布局。
这样的例子在加华资本投资的老乡鸡、巴比馒头、今麦郎等企业身上也屡见不鲜。
宋向前认为,所有能跟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成为百姓生活方式的产品和品牌,一定能够为消费者创造消费福利,提升消费倾向。一个有价值观牵引的公司,长期来看,一定是能够精进、为市场提供消费福利的。
03
如下是部分对话内容:
A:确实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像东鹏特饮创造了数字分销体系,解决了串供货的问题,也解决了生产端智慧化的问题。但实际上能否提升全链路的生产效率,还有很大不确定性,也不知道效果能不能长期持续,或者说产生规模经济。
所有做创新、做数字化投入的企业,都面临一个重要拷问:懂业务的人不懂数字化,懂数字化的人不懂业务,找到能够把一切业务数据化的人才很难。
创新工作一定要务实。一定是为企业营收、利润增长赋能的创新,才是真的创新,而不是一些“伪创新”,只有费用不产生营收。
Q:在国家正从科技产业、资本市场、金融政策、管理体制等各个角度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今天,作为知名投资机构,结合加华资本的投资领域和实践,有什么需要进一步分享的建议或看法?
A:中国的产业链、技术进步要向上游进军,但也不能把所有的科技成长搞成“风口论”。可能要通过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够完成我们规划的目标。
同时,科技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民生、重视消费、重视科技对产业的应用。科技和消费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赛道、核心引擎。但是科技和消费并非对立关系,而是鱼和水的关系。我认为没有满足消费、拉动就业,没有消费创造财税,我们就没有经济实力提升科学技术。所以,一定要重视消费在整个国家行业布局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