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

日月刷新 奋斗不止

首页 > 加华动态 > 消费向前看 > 高考的AB面: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丨加华观点

高考的AB面: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丨加华观点

发布时间:2018-06-11浏览数量:





高考适逢初夏,是一年中最怡人的光景。一切尘埃落地后的八月,却正值盛夏,蝉鸣在耳,躁动在心。烈日焦灼之下的城市里,处处跳跃着被揉碎的日光,它们晒得这苍茫大地,处处滚烫。


1977年,也是骄阳流火的8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里主持召开了科教工作座谈会。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总设计师果断决策,当年即恢复中断了十一年的高考制度。


于是,1977年12月10日的高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由于当时国民经济尚未完全恢复,570万的报考人数让试题印刷厂应接不暇。中央决定临时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来印制当年的高考试题。最终,27.3万名年轻人在来年春天,圆了梦想,走入了大学校园。


四十年后的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已经直逼千万,再创新高,录取率更是达到了79.6%。而这一年,生于千禧年,在万千注目的透视镜下成长起来的00后们,也正式加入了高考大军。

1977年前后的高考标语

历史的底本清晰如刻,高考仍然是每一代中国人都各自感慨的群体性回忆。从恢复以来,高考制度励精图治,四十载自当不惑。在这四十年里,它能改变的,真的改变了吗?



01/ 教育经济



极速跑道里的中国,处处皆是经济。高考概莫能外。


位于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本科升学率连续四年超过80%。当地人口中,除了本地户籍的人,其余居民约有一半是专程前来备战高考的学子,另一半则是借助高考嗅到商机的生意人。据说,毛坦厂中学因高考而释放的经济增长,贡献了毛坦厂镇近九成的GDP。


高考催生的经济形态,究竟长什么样呢?


澎湃新闻曾报道,毛坦厂中学周边一套约10平米的房子,年租金高达2万,折算成月,租金价格堪比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中学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的校规,更是催生了周边众多的电商代购业务,每单代购费5块钱,一个月能入账超过3万块。